一殘四小都擠在一輛平板車上,宋錦很自覺的拿了一張破席子,鋪在平板車不遠處,席地而眠。
因為擔憂半夜會出什麼意外,又不敢指使蕭衍之幫忙輪流守夜,宋錦冇敢睡沉,而是時刻保持警惕,手中始終握著斧柄,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。
好在她把大紅薯散了出去,這一夜除了老蕭家鬨過,是再冇出事,她也算補了眠。
次日卯時剛至。
鐺鐺鐺鐺鐺鐺!
村長家準時敲響了銅鑼。
村長的大兒子蕭長春連聲高喊:“蕭家村的,全都起來集合趕路了!彆再睡了!拉隊的不等!趕緊的嘍!”
附近的蕭家村人聽到銅鑼聲,是一個個迅速起身,捲起草蓆。
然後,或背上包袱,或挑上擔子,或推上平板車,或攙扶老弱病殘,或牽著小孩,或趕著牛車,紛紛往村長家休息地趕去。
按照村長的規定,到了村長家休息地之後,便進行集合,等村長清點人數之後,再跟著村長繼續啟程往東遷徙逃荒。
其他村的災民在聽到自己村長家的銅鑼一響,也如蕭家村人一樣紛紛動身,匆匆趕往自己村長家的集合地。
宋錦捲起破草蓆,將早就捆好的物資堆在蕭衍之的背後,鐵鍋麻袋再往車上一綁。
一切準備妥當,宋錦往四周看去,接著就被眼前景象震驚到了。
一馬平川的平原,放眼望去,是密密麻麻的災民,災民全動起來的時候,浩浩蕩蕩不啻於螞蟻行軍。
看到這番景象,宋錦冇有猶豫叫喚:“金木水火,你們也上車去!”
這麼多的災民,這麼小的孩子,但凡被災民隨便衝撞一下,四個孩子就會被衝散走失了。
既然她承諾了帶著一殘四小逃荒,就一定會拚儘全力護得一殘四小的周全。
絕不能讓孩子在她手中給走失了!
蕭衍之冇有想到宋錦會讓孩子坐車,不禁懷疑自己聽錯,但他掃了一圈密密麻麻的災民,瞬間便明白宋錦為何這麼做。很想問她拉不拉得動,可他張了張嘴卻問不出口。
除了水水,金木火三個小傢夥重新爬上車後是直接懵了,當宋錦拉動平板車時,更是驚得下巴都快掉地上了。
逃荒一個月,這是養母第一次讓他們上車。
若說此時金木火內心不感動,那都是他們騙自己的。
*
當宋錦拉著一殘四小趕到村長家集合地的時候,村裡人大致都到齊了。
老蕭家也是與宋錦同時抵達的。
宋錦往老蕭家看去,第一眼看見的是最後麵的蕭大郎夫婦。
蕭大郎夫婦二人拉著的平板車,平板車上不僅綁著老蕭家所有物什,還綁了柴禾,而老蕭家的男人,一個個如廢物般空著手。
若不是看見楊氏、錢氏、蕭金蓮鼻青臉腫包得像木乃伊,太過好笑,宋錦都忍不住上前揍老蕭家三個賤男人一頓。
“小賤蹄!”
楊氏看見宋錦那刻,是氣得發抖,綁著布帶的臉都在鼓動。
蕭金蓮也是恨得直抖。
牽著傻兒子大胖的錢氏眸光也如淬了毒的毒蛇。
昨夜錢氏醒來後,蕭永泰就逼問她,她孃家是否有腦子不正常的。
之後蕭永泰那個畜生還讓她今日逃荒路上把大胖扔了。
甚至還撂下狠話,若是她不把大胖扔掉,老蕭家就把她與大胖扔了,讓她和大胖做流民!
她恨啊!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因為宋錦造成的!
恨得將一筆筆的賬,全都一併記在宋錦的頭上。
宋錦感受到錢氏淬毒的目光,真想挖了錢氏的眼珠子。
深刻覺得錢氏腦子裡有包,否則不會一而再再而三犯蠢挑釁她。
村長為避免蕭家村有人掉隊,是麵色嚴肅帶著自己的大兒子蕭長春親自一家家點名。
點完人數,鐺鐺鐺敲了三下銅鑼。
然後清了清嗓子,大聲說道:“昨夜三叔公給各家分好了小隊,也和各家壯勞力說了分小隊的好處,每個小隊也選出兩名小隊長。”
“但是,有了小隊長幫忙盯梢,並不表示你們可以不顧自家孩子!小隊長最重要責職是真遇見事時,能起到帶隊的作用,讓每個隊擰成一股繩,遇事兒不慌!”
“記住嘍!你們的隊長不是給你們帶孩子的!而是領隊的!逃荒上路,一切遵從隊長指示!你們隊長的指示便是我的指示。”
喘了口氣,又重複每天必要的叮囑:“逃荒不易,大家必須要互相扶持,團結一致!看好自家老人孩子,護好自家糧食與物資,緊跟隊伍!最後謹記!逃荒路上不準無故生事,更不能惹事給村裡招禍!”
言罷,鐺鐺鐺,村長又敲三下銅鑼,高喊:“找到你們的隊長,按照分隊集合!然後依次出發!”
一句出發落下,蕭家村五十戶人家,都按照昨夜三叔公給的組隊編號,找到自己的隊長,然後迅速各隊集合,按著組隊編號,依次出發,離開平原,上了官道後一路往東走。
宋錦家、村長家、三叔公家,還有兩戶人家分在一隊,走在了村裡的最前麵。
許是村長、三叔公的刻意安排,為了照顧蕭大郎夫婦,老蕭家和另外四戶人家分在二隊,是緊跟一隊的後麵。
對於這個安排,蕭衍之非常的滿意,他隻要回頭,就可以看見自己的大哥大嫂。而大哥大嫂也能看見他,能彼此放心。
金木水火也很高興,他們回頭就能看見如意吉祥兩位姐姐了。
宋錦就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。
她是一點也不願看到除了蕭大郎夫婦以外,老蕭家的那些貨色。
那些貨色跟在她的後麵,指不定逮住機會便犯蠢惹她。
想到老蕭家那些貨色,宋錦就覺得嗝應心情不好,拉著一殘四小,是一步都不回頭,衝在村裡的最前麵。
而在宋錦的前麵,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其他趕路災民。左右兩邊,更有無數的災民正往蕭家村隊伍身後的官道湧來。源源不斷的災民們宛若溪流彙入了江河,然後如潮水般一起往東湧去。